VESTA
http://www.geocities.jp/kmo_mma/crystal/en/vesta.html
Combine with
American Mineralogist Crystal Structure database
http://www.geocities.jp/kmo_mma/crystal/en/vesta.html
The two website combined in a efficient way, and most important, they are free!!
VESTA是一個用來建立三維晶體模型的軟體,搭配第二個資料庫使用,可以產生非常多不同的晶體結構,加上一些簡單的調整可以顯示出你想要的晶胞。我覺得還蠻好用的!!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Statistical Mechanics textbook
以前剛開始學統計是從Kittel和Carter開始...那個時候覺得這個學們好像很有趣但是又有一點點的難以結合。Kittel書的好處是,一開始的時候把統計的基礎用蠻多基本的數學練習,去說服你這是一個可以相信的理論。一開始我覺得還不錯,但是慢慢往後面講,開始講partition function和ensemble theory之後就開始越講越讓我糊塗。不過對我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先從統計開始講,再開始連結統計力學和熱物理。大三以後就再也沒有修過統計的課,之後就變成自己雜七雜八的在讀,或是在和別人討論中學習。最近開始學統計,老師上課沒有特別的教材,不過因為自覺沒有一個很堅固的統計力學背景,所以又開始想找本書讀。
這是我讀的第二本Landau,也是我第二次覺得Landau的書真的很值得推薦。教科書通常都會有基本理論的建構,然後在建構的同時點出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通常會有的缺點是 1. Notation的定義不良,或是描述語言不精確,而使讀者感到困惑 2.給出的物理概念太trivial...只去點一些看似重要的結論,其實只是最表層的結論 3.為了說明簡單,把很多預先的假設都藏起來,得到漂亮的結論但是不告訴你有作甚麼假設。
Landau的書是目前我讀過這三個方向做得最好的書,Notation雖然和其他人有些許不同,但每次寫下一個量的時候會解釋得非常清楚而且好找。除此之外,對於某些類似的觀念他非常積極的做連結,統計如何和古典和量子力學做連結,而且可以感覺出來他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還有就是,討論不同系統前都會把假設說清楚,在甚麼情況下寫出這個結論是合理的,為什麼這個結論是合理的。
這麼晚才接觸這本書真的很可惜,以前沒有讀是因為覺得背景知識不夠所以沒有看,但是最近發現其實不然。大三或大四的時候其實就可以讀了。而且覺得與其花一年學一些半調子的熱物理,還不如那個直接開始學Landau的統計力學,或許清大的必修應該要改一個模式,大三可以選修統計力學或熱物理。當然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可以教的老師太少了...OTL
這是我讀的第二本Landau,也是我第二次覺得Landau的書真的很值得推薦。教科書通常都會有基本理論的建構,然後在建構的同時點出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通常會有的缺點是 1. Notation的定義不良,或是描述語言不精確,而使讀者感到困惑 2.給出的物理概念太trivial...只去點一些看似重要的結論,其實只是最表層的結論 3.為了說明簡單,把很多預先的假設都藏起來,得到漂亮的結論但是不告訴你有作甚麼假設。
Landau的書是目前我讀過這三個方向做得最好的書,Notation雖然和其他人有些許不同,但每次寫下一個量的時候會解釋得非常清楚而且好找。除此之外,對於某些類似的觀念他非常積極的做連結,統計如何和古典和量子力學做連結,而且可以感覺出來他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還有就是,討論不同系統前都會把假設說清楚,在甚麼情況下寫出這個結論是合理的,為什麼這個結論是合理的。
這麼晚才接觸這本書真的很可惜,以前沒有讀是因為覺得背景知識不夠所以沒有看,但是最近發現其實不然。大三或大四的時候其實就可以讀了。而且覺得與其花一年學一些半調子的熱物理,還不如那個直接開始學Landau的統計力學,或許清大的必修應該要改一個模式,大三可以選修統計力學或熱物理。當然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可以教的老師太少了...OTL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四大力學的重要性
以前常常在想,為甚麼大學物理系要學四大力學。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比起古典力學和電磁學,似乎還有學的理由,因為蠻多概念是高中所沒有的。不過古典力學和電磁學不是應該像古董一樣被放在玻璃櫥窗裡膜拜就好了嗎??這些十六十七世紀的學問現在很多問題應該都被做光了,為什麼還要花力氣去學這些東西。
現在才慢慢發現,這四大力學基礎真的非常重要,重要在對未來學習新的進階知識。後來仔細想想,我只能說以前還是會被老師上課內容局限住,考試會考甚麼,自己看得懂甚麼,就準備到那裏。大部分老師都捧著教科書念阿念的,搞到後來我發現自己讀還比較有效果,就索性把課都翹了。雖然多了很多自己看東西的時間,也算有所收穫。不過現在回頭想想,沒有在理論力學課學到古典場論,和電磁學裡學到電磁張量,以及和場論的對應,就覺得非常可惜。因為現在開始讀量子場論,發現基本概念都是從這些精美的老古董裡面延伸出來。(突然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古典場論概念就跳去讀多體還可以算點東西,真的佩服自己洗腦的功力之深厚,有些東西對有些東西不對還可以繼續也真是不容易XDD)
這學期學了古典力學,總算在學期末碰到古典場論和Canonical transformation,才有木然回首的感覺。原來我以前缺少的東西就是這些東西,才把這塊好不容易遇到的拼圖貼上目前東缺西缺的大圖裡。原來傻呼呼的往前跳阿跳的,還是有的時候會在地上撿到以前跳過去的磁磚,並把他補回去。這個寒假是該把一些該補的東西補一補了。如果以後我有幸可以回台灣教書,我一定要準備課程內容把真的有用的東西交給學生。
現在才慢慢發現,這四大力學基礎真的非常重要,重要在對未來學習新的進階知識。後來仔細想想,我只能說以前還是會被老師上課內容局限住,考試會考甚麼,自己看得懂甚麼,就準備到那裏。大部分老師都捧著教科書念阿念的,搞到後來我發現自己讀還比較有效果,就索性把課都翹了。雖然多了很多自己看東西的時間,也算有所收穫。不過現在回頭想想,沒有在理論力學課學到古典場論,和電磁學裡學到電磁張量,以及和場論的對應,就覺得非常可惜。因為現在開始讀量子場論,發現基本概念都是從這些精美的老古董裡面延伸出來。(突然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古典場論概念就跳去讀多體還可以算點東西,真的佩服自己洗腦的功力之深厚,有些東西對有些東西不對還可以繼續也真是不容易XDD)
這學期學了古典力學,總算在學期末碰到古典場論和Canonical transformation,才有木然回首的感覺。原來我以前缺少的東西就是這些東西,才把這塊好不容易遇到的拼圖貼上目前東缺西缺的大圖裡。原來傻呼呼的往前跳阿跳的,還是有的時候會在地上撿到以前跳過去的磁磚,並把他補回去。這個寒假是該把一些該補的東西補一補了。如果以後我有幸可以回台灣教書,我一定要準備課程內容把真的有用的東西交給學生。
Life
這個分類主要是我生活上的瑣瑣碎碎。
Something not so important but somewhat I would like to record them for my own...
Something not so important but somewhat I would like to record them for my own...
物理相關(Physics related)
這類主要是把我學習上和物理有關的東西記錄下來,目前期許是最新閱讀的文章,或是和物理相關的訊息,科普相關的想法等等。
This category is mainly focus on Physics, including what I recently learn in physics, the new paper I read, some new information about physics and some thoughts about general science.
This category is mainly focus on Physics, including what I recently learn in physics, the new paper I read, some new information about physics and some thoughts about general science.
科學工具(Tools for Physics majors)
這個分類下的資料,主要是提供一些個人覺得對於物理系學生有用的軟體,以及使用上的經驗。
I tr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some useful software for physics major student and some experience about using them.
I tr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some useful software for physics major student and some experience about using them.
訂閱:
文章 (Atom)